防晒霜涂得越多越好,喝啤酒能解暑社长告诉

夏天昼长夜短,暑气灼人,许多人习惯了赤膊上阵、大汗淋漓、喝凉茶、冲凉等,然而,这些习以为常的消暑方法科学吗?会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下面社长为大家一一澄清夏季养生的误区,希望对人们的夏令保健有所裨益。

误区1: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

一般来说,夏季衣服覆盖面积越小,身体散热也越快,因而愈觉得凉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盛夏酷暑时打赤膊最凉快”。

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打赤膊会感觉更热,还容易晒出皮肤病。

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暑热难熬之时,男人不应打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误区2:防晒霜涂得越多越好

夏天太阳直射,涂抹防晒霜对于保护皮肤不被灼伤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但防晒霜的选择很重要,选择对了防晒霜,适当涂抹即可。

一般情况下,大家在选择防晒霜时,一定要注意防晒功能。众所周知,大家只注意SPF这个参数值,其实我们同时更要注意PA这个参数值。因为PA对皮肤的健康和保护作用,比SPF更重要。

■SPF表示的是对中波紫外线的防护作用

■PA表示的是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作用

而真正造成皮肤的损伤、光化性皮炎甚至光化性肿瘤的罪魁祸首就是长波紫外线。所以建议选择SPF在15至30之间即可,同时选择PA在两个“+”以上的,这样防护效果才是全面的。

误区3: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护眼

夏季行走或骑车,戴上太阳镜的确感到一种“凉意”,能保护眼睛。但是中午烈日炎炎时,许多人都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容易受到损伤,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反而影响安全。

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15%至30%的可见光线,以深茶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误区4:出汗越多越有益健康

夏天出汗是有益健康的,但不能过度流汗,否则容易中暑。出汗一方面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细菌的毒素等。

那么,为什么出汗多了又不好呢?

首先,是蒸发散热的效果以少量出汗为最佳;若是汗珠大滴流淌,其散热效果反而不佳,徒然损伤津液和元气。因为大量出汗可以丢失许多有用物质,导致机体缺钾、钠。所以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体虚,电解质紊乱。

另外,大量出汗可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对动脉硬化者有诱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夏天运动时,不要在闷热的天气过度运动,最好选择户外、通风条件好的场地锻炼身体,可以适当缩短锻炼时间。

误区5:喝啤酒能解暑

大热天,当啤酒(特别是冰镇啤酒)喝进嘴里的时候,的确有一种凉爽的感觉。但是,多喝照样能使人感觉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夏天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也会持续不断,口渴出汗现象将会加重,不仅达不到解暑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工作中的差错、事故。

啤酒不能解暑,如果要解暑,还是应该喝白开水,或者喝绿豆汤、酸梅汤。

误区6:“冲凉”最舒服

“冲凉”,专指那种大汗淋漓,拧开自来水龙头就冲洗的降温方法。多数人都认为此法爽心健体,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冷水浴,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

炎夏,人们外出活动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人体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而“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高热症。同时,“冲凉”之时,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也容易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冲凉”过后,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也容易“乘凉而入”。

因此,夏季外出回家后,应先让自己出汗,待身上的暑热散发过后,再用毛巾擦拭或采取其他清凉措施。

来源:劳动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jg/14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