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应该怎么挑
市面上,防晒产品林林总总,该怎么挑?怎么用?
SPF和UVA、UVB,哪个数值值得看?
UVA会引发皮肤晒黑和皮肤光老化,
UVB会引发皮肤晒伤。
首先要知道,拿它做什么用。
正常肌肤,如何用防晒剂?
问题肌肤,如何用防晒剂?
防晒系数SPF,如何算?
要化学防晒,还是物理防晒?
---------------------------------------------------
如果,每天早上出门后,直接进办公室,
晚上下班后,直接回家,中间不出门:SPF15-20的防晒产品,就足够了,肤感也会更好。大多数时间都在室内,却要用高SPF的防晒产品,除了增加肌肤负担,没有多少益处。
---------------------------------------------------
如果,长期户外运动,或海边度假,对健康肌肤:SPF30+以及强抗水的防晒产品,就是必备用品。
---------------------------------------------------
如果,在室内的工位,靠窗或经常开车:就要选择SPF25、PA++及以上的防晒产品,
可能还需要2-3个小时补涂一次。玻璃是无法挡住UVA射线的。
---------------------------------------------------
二、应不应该补涂防晒补?每个人都会问,如何带妆补涂防晒?首先,补防晒霜,要分场合。如果,全天都在室内活动,并不需要补涂,早上涂够量,就能坚持到晚上。如果,很长时间都要在室外,补涂防晒就是必须的,卸妆洁颜后,重新涂再化妆。
---------------------------------------------------
三、问题肌肤,如何用防晒剂?无论全天都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活动,
最佳做法都应该是:SPF15-20的防晒用品,并定时补涂防晒,同时,硬防晒。不管什么问题的皮肤,减轻肌肤负担为首要。问题肌肤包括:脆弱亚健康肌肤,敏感易过敏的炎症肌肤。
---------------------------------------------------
四、解读防晒系数SPFSPF,是防晒系数的英文缩写,是理论推算数值。用它标示,正常皮肤涂防晒剂后,能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与未涂防晒剂比)。即:防晒系数=用防晒用品后的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前的最低红斑剂量。最低红斑剂量:指健康皮肤,在日晒下产生最小红斑所需时间。
---------------------------------------------------
这个数值,是对健康皮肤的标示。脆弱亚健康肌肤,敏感易过敏的炎症肌肤,
屏障功能低下,对紫外线的耐受性明显下降,SPF会降低。如,标示为SPF15的防晒品,脆弱亚健康皮肤,SPF就会低于15倍。敏感易过敏的炎症肌肤,SPF会更低。如果是对紫外线超敏的炎症肌肤(日光性皮炎、红斑狼疮等),SPF显著低下,甚至失效。
---------------------------------------------------
SPF数值有人种差异不同种族的健康皮肤,东方黄种人与西方白种人,对紫外线的耐受性是不一样,不能直接套用。如,对白种人的标示为SPF50的防晒剂,对黄种人的SPF就不一样了。看着高,以为效力强,结果呢,未必。
---------------------------------------------------
SPF数值,是在假设紫外线强度不变的前提下,测定的。实际上,一天当中,四个时段,
紫外线强度有明显的差异。所以,SPF只是一个参考值,不要太过看重它。
---------------------------------------------------
这个数值,对不同年龄的健康皮肤,也是不同的。标示为SPF15的防晒剂,对不同年龄段,实际效力有显著的不同。大致也分四个年龄段:未成年,18--35岁,36-55岁,56岁以上。
---------------------------------------------------
耐晒时间推算日晒20分钟后皮肤会发红,标示为SPF15的防晒品,可以延长15倍的时间,即:15(SPF)*20分钟=分钟。也就是说,健康皮肤使用SPF15的防晒剂后,接触日光分钟后,皮肤会被晒红。就要在失效前30分钟,补涂防晒。
---------------------------------------------------
五、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传统观念中,很多人都以为物理防晒方式安全,化学防晒方式比较危险。现在,这个观念要改了,不然,跟不上科技发展。
---------------------------------------------------
防晒剂,根据防晒作用机理,分化学防晒、物理防晒两类。物理防晒,是防晒剂把紫外线反射出去,不让紫外线接触、进入皮肤内。如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锌(ZnO2),防晒剂不能被吸收进入皮肤。
化学防晒,是防晒剂吸收紫外线后,分解、代谢、排泄,藉此防护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SPF数值一样,化学防晒方式与物理防晒方式的防晒剂,防晒效力是一样的。
---------------------------------------------------
对物理防晒剂,不要过度追求高科技。因为生理惰性,就像在墙上刷灰一样,理论上,不会对皮肤功能有影响。但实际情况,却有很多种,千差万别。为了追求通透性,良好的肤感,将惰性的物理防晒剂微粉化,如二氧化硅超微粉、纳米粉,显著改变了普通粉的理化性质,惰性可能变活性,更容易通过毛孔等间隙,进入皮肤内、体液间、甚至血管内,增加了潜在的健康风险。与空气中的雾霾一样,PM2.5细颗粒物,霾粒子直径≤2.5微米,既是污染物,又是一些物质的载体。无论通过肺进入,还是通过皮肤进入,都会对身体有伤害。年2月,一女性持续使用婴儿爽身粉致癌,起诉美国强生公司未及时揭示爽身粉中的滑石粉存在致癌风险并胜诉,就是警示。
---------------------------------------------------
化学防晒剂,不一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化学防晒是一种防晒机理,具有这种化学防晒机理的防晒剂,就是化学防晒剂。与防晒剂的来源无关。一些化学合成物质,有化学防晒效果。一些天然来源的物质,也有化学防晒效果。防晒剂涂布填充在皮肤,与紫外线接触,获得光动力、热动力后,防晒剂分解、转运、排泄,如此,皮肤获得保护,起到了防护紫外线伤害皮肤的作用。
---------------------------------------------------
化学防晒剂对皮肤的影响化学防晒剂在分解时,会释放一些对皮肤有正影响或负影响的成分。负影响,对皮肤有刺激,会过敏,有炎症等等反应,要避免使用这种化学防晒剂。正影响,对皮肤有益处,既起防晒效力,又能改善皮肤状态。如黄芩苷、茶多酚等,一些天然来源的具有防晒效力的植物提取物,就是对皮肤有正影响力的化学防晒剂,当然要积极使用。不同的化学防晒剂,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不同,
往往组合使用,既可以获得对UVB的防护,也可以获得对UVA的防护。
---------------------------------------------------
SPF,防晒系数,是对紫外线UVB的防御能力强弱的标识。PA,晒黑指数,是对紫外线UVA防御能力强弱的标识。目前,中国允许使用的28种防晒成分,26种都是化学防晒剂。列入防晒成分名单,是防晒效果确切的一些成分。科技发展总是走在前面,因此,
没有列入防晒成分名单的一些物质,不代表它们就一定没有防晒效果。
---------------------------------------------------
六、防晒剂品类效果确切,肤感良好,使用方便。一款防晒剂,如果这三方面性能良好,当然最好,实际无法面面俱到。不同目的,不同场合,不同皮肤,就要选择不同品类的防晒剂。
绝大多数防晒剂,都是化学防晒与物理防晒两种方式,配合起效。只要SPF、PA数值一样,效力就是一样的。如果你感觉不一样,那是你个人的状态不一样,而不是产品的问题。持续活动,常出汗的场合,自然需要贴肤的防晒剂,否则,花妆、失效,得频繁补涂。要接触水,在海滩,泳池,触水前,对皮肤的保护,防晒油当然是最佳的,超强的防水性能,是必需的。化学防晒剂,吸收进入皮肤,即便泡在水里,或持续出汗,仍旧会保持一定的效力。物理防晒剂,如果不能防水,或贴肤,一旦触水、出汗,防晒剂流失部位就会效力全失。
---------------------------------------------------
总之,选择防晒产品,在通用指标做参考的前提下,
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别先有定见。
---------------------------------------------------
勤于学,敏于思,善于行。
eyesonmeisloveyourself: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cf/1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