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饮食起居需注意,防暑降温小妙招
原创唐诗文上海市护理学会收录于话题#护健图文个
作者简介
唐诗文(—),女,护士,大专,医院产科护士,主要从事产科护理。
引言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作为重要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民间这一天要吃“夏至面”,之所以吃面,一是为了取一个好彩头,另外,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含义。
本期“护健图文”栏目,医院产科护士唐诗文为我们讲讲关于夏至以后防暑降温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起居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归来觉得很热总是喜欢开足空调或电扇,或者立即去洗澡,这种“快速冷却”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以下,才对人体健康有利。
保证睡眠质量
生活起居要规律,不宜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图片来源:网络
饮食
多喝水
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适当可以喝盐开水,出汗多,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中暑。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注意补充能量
夏天出汗较多,体能的消耗也会增大,应该适当的多吃些鸡鸭鱼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用以满足人体所需的新陈代谢。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运动
适当运动
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防暑道具
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穿浅色衣服、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防暑药品随身带
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图片来源:网络
心理
忌暴躁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天气炎热,人就显得烦躁,所以消暑的首先就是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保持乐观愉悦,避免焦虑、紧张、激动、急躁等情绪,让自己处于平静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zl/1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