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打尽都市生活下的防晒技巧

本文编辑

李花花

根据在光年-皮肤光生物学国际论坛的演讲整理

友情提醒:文末有福利:)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暴露,很多人大多数时间生活在都市,所以今天给大家讲讲都市生活下的防晒技巧。

前情提要

内容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防晒通用原则的普适性

都市生活的特点

都市生活的光照环境特点

都市生活的环境污染特点

都市生活光防护的三座大山

都市生活总体光防护建议

防晒产品的选择

几个关键的都市光防护问题

说到防晒技巧,可能很多同学知道要涂防晒霜、做好硬防晒。就都市生活的防晒技巧而言,说起来可以很简单,但做起来也要有一定的技巧,需要兼顾到各个方面。

...

防晒通用原则的普适性

一定程度的紫外线和普通日光照射对人的健康很重要,但大量的过度照射会对人的皮肤、眼睛等造成伤害,所以日常生活中防晒必不可少。

防晒通用的原则,是具有普适性的“ABCD原则”。

A:Avoid,避免晒。

B:Block,遮挡。我于年首次提“硬防晒”这个概念,用于指代这类防晒措施。

C:Cream,防晒霜。

D:Dlet,饮食。

从字面上意思看,这都很好理解。首先避免晒就是不要被太阳晒到,其次是做好硬防晒,用衣物帽子墨镜和伞进行遮挡。如果无法避开光照或者遮挡,可以涂抹防晒霜进行防护。

但是普通的防晒剂并不能防止红外线或蓝光的伤害,因此还需要使用一些原料来淬灭自由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蛋白的合成,使用一些DNA修复成分:如光裂合酶脂质体等来帮助修复光线对皮肤细胞DNA造成的损伤。

饮食方面,还可以通过内服摄取叶黄素及其它类胡萝卜素(包括虾青素、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等)。这些成分可以起到抗氧化和减轻光损伤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多吃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

都市生活的特点

都市生活主要以通勤和室内工作为主,另外还会面对城市污染(包括空气和光污染)。

都市通勤是指短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如:走在街道上),其他时间可能在公共或者私人交通工具上。

都市的室内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办公室、教室、商场等。

这些地方除了光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因素协同作用的伤害,特别是年后中国城市的污染加剧问题。研究已经发现:空气的污染结合紫外线损伤可以让皮肤老化速度加快并且造成更多的色斑。

因此我们在选择防护策略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光线的原因,还要考虑其他城市环境因素对皮肤造成的损伤。

都市生活的光照环境特点

根据以往在不同条件下测试的数据得出城市环境光照的特点:

城市生活最常见的是室内环境,如办公室、教室等,室内环境获得紫外线的照射或者其他光线的照射是比较低的。

相对于户外无遮挡的状态,如果离窗户比较近,室内获得紫外线的照射或者其他光线的照射量是中等,反射也非常低。因为室内有地板、地毯,包括墙面软装饰等可以吸收光线。而在户外环境下,反射水平很高。

街道环境下照射中等,反射也是中等。这时候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光损伤。

在商场内这类场合照射很低,反射也比较低;而广场和公园反射和照射很高。

室内光照特点:UVB无法穿透玻璃,伤害相对较少,但UVA和蓝光能穿透玻璃,可以导致皮肤色斑以及真皮的老化,胶原蛋白的降解。

这种环境下必须使用足量的防晒,但无须追求过高的SPF指数。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使用防晒的量是不足的,只有标准使用量的1/2甚至只有1/4,因此导致所涂的(用量不足的)防晒霜实际能够在皮肤上发挥的作用是原来的1/3甚至1/9。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以为自己涂了防晒已经得到了防护所以无所畏惧,但实际可能受到的伤害更多,因为暴露在室外的时间可能更久。所以在我们没有"偷工减料"、使用足够量防晒的情况下,选择SPF15-20的防晒霜就足够都市环境使用了。

城市中有很多玻璃幕墙,对紫外线的反射是非常强的,尤其是金色或者银色外观的楼,外墙玻璃是镜面的,所以反射会更厉害,因此在逛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来自周围建筑反射的阳光。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反射的环境光不仅会伤害皮肤,而且对眼睛的伤害非常大,引起翼状胬肉之类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具体可以阅读《防晒与光防护——临床指南》第19章(本书在天猫已经上架)。

涉及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如户外旅行出汗或者去游泳时,需要充分考虑防晒霜的防水性。

但在都市情况下,一般只要使用稍微有防水性的防晒就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

另外都市环境中人工光源照射比较多(不是天然的日光)的情况下,最需要担心的是蓝光的污染;

总结来说:都市环境类型较多,光照特点变化大,在都市生活需要采用更加灵活的、与环境相适应的防护措施。

都市生活的环境污染特点

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工厂和产能,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在全球空气污染地图上,沿北纬32度左右画一条线,两侧都是属于污染比较重的地方,中间唯一的净土是青藏高原。

颗粒物污染不光是粉尘,同时也有大量的其它污染物,比如多环芳烃、一氧化氮(汽车尾气排放的成分)、二氧化硫等,这些成分在日光照射下可能有进一步的光反应,从而进一步加剧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特别是通过自由基途径。

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对紫外线的防护,还要考虑对皮肤天然抗氧化剂的防御。皮肤表层的天然抗氧化剂只有维生素E,它是自身分泌皮脂时、顺便被皮脂传输到皮肤表面的。

因此在防晒产品中如果能添加较多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抑制紫外线诱导产生的自由基对皮肤产生的伤害,并且能补充皮肤表面本身天然抗氧化剂不足的窘境。

另外很多紫外线效应包括诱导炎症因子等,比如白介素8或者白介素1,从而对一些皮肤状况有恶化作用。

都市生活光防护的三座大山

总结一下都市生活环境下光防护有三座大山:

1.UVA:引起色素沉着、斑和皱纹;

2.污染:增加25%的色素沉淀,产生氧化应激压力;

3.蓝光:加深色素沉淀。

中国主流的皮肤主要是3型和4型,所以我们的皮肤对蓝光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蓝光的损伤。

都市生活的总体防护建议

总体上采用中等强度的防护:

多数情况下,非防水的防晒就可以满足;

许多时候硬防晒就可以解决问题,如:帽子、伞、防晒衣;

中高防晒力的防晒产品即可充分防护,如:SPF30;

叠加满足都市生活需要的抗UVA\抗污染\抗蓝光需求。

对于上班族来说蓝光是个重要的考量,手机、电视、电脑屏幕都有大量的蓝光存在。减轻蓝光的方法之一可以调节为护眼模式。另外是使用具有蓝光防护作用的护肤品。

防晒产品的选择

对很多人来说都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既希望有充分的光防护,又讨厌防晒霜油腻的肤感。很多研究调查表明:消费者不积极使用防晒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防晒霜无法达到消费者希望的肤感。

ISDINUrban万金水既有充分的防护力,又满足了肤感需求,质地非常轻薄,涂抹在皮肤上非常舒适。这款产品还添加了抗污染和抗蓝光损伤的成分。

核心成分之一提取自非洲的一种姜,它可以抑制蓝光污染下游的一些通路。另外配方中还添加了维生素C衍生物和维生素E,用以增强抗氧化效果,减轻光损伤。

几个关键的都市防护问题

分享几个关键且比较实用问题:

Q

对着电脑是否需要防晒(紫外)?

答案是:不需要。

防晒准确地说是防护紫外线,在蓝光概念提出以前,大家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xg/15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