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那么多,总会挑花眼8个原则助你成功
有一群人,总喜欢到临近夏天的时候去挑选防晒。看着种草文章,望着钱包兴叹。钱是没有少花,但是似乎防晒从来没有挑选对过。这是何其悲凉的一件事情?希望看了今天的这篇,你能选到自己的心头好物。
成功的8个原则防晒产品琳琅满目,各个心得都写得天花乱坠,买到手的每一个却都不喜欢?买之前想通这8个原则,对你很有帮助。
1选对了就不要乱尝试了防晒虽然算是基础护肤产品的最后一步,但是跟基础护理产品又有本质的区别。防晒的效果是确切的,使用就比不使用有效,选对了心爱的一款就没有什么更换的必要了。
“防晒虐我千百遍,我待防晒如初恋”是基本方针
2不要总想找分产品防晒想找到你心里分的产品是几乎不可能的。分产品指代:价格实惠,防晒效果好,不泛白,不闷痘,不油腻,不拔干,不过敏,不刺痛,孕妇可用,最好无香料,无酒精,无防腐剂。可是这样的一款防晒至今我都没见过。所以,当你预算在一个范围内,就适当地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件吧。如果一个都不想放弃,叔告诉你,也不是没有,帽子口罩墨镜长衣长裤把自己包裹起来咯。
长衣长裤哟!裹起来哟!
3限定可控的价格区间防晒是一个高频率使用的产品,价格高了,你难以持续使用。或者买了一瓶高价防晒不舍得用,那浪费的钱可不是一点半点了。所以说,一定要在一个可控的价格区间内,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款防晒。
4身体防晒降低标准挑防晒第四原则:身体防晒使用感的舒适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一点,这样可选范围可以增大不少。比如说面部防晒可能有点儿闷、有点儿泛白就没法忍,那就下放到身体去吧。
5日欧美系防晒,各自找准特点挑防晒第五原则:不同国家地区的防晒具有不同的法规限制,必然注定了不同国家地区防晒具有不同的使用感以及防护力度,当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日系以资生堂集团为代表的使用感和较为合理的防护力度而闻名,欧系以理肤泉(不同于亚太版)为代表的高防护力度,略油腻的使用感而闻名。美系以FDA的老顽固而闻名。
快被FDA气死了
6看懂不同国家的防护力标识挑防晒第六原则:不同国家地区使用不同的防护力度指示,因此在不同地区购买的防晒可能标注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要简单的以为没有PA值就是不防护UVA。其中,SPF值是通用的衡量UVB防护力度的数值,而UVA防护则是各个地区不同。亚洲区使用PA指示UVA防护力度。而欧洲则用PPD或者使用星级(英国)来衡量UVA防护力度。美系则用boardspectrum来表示广谱防晒。
7根据不同场景选择防晒早晚通勤可以选择防护力度弱一些的防晒,但是PA建议依旧要达到3个加号。长期外出建议选择SPF30+,PA+++以上的防晒。外出游泳建议选择防水时间80分钟的防晒产品。
高原上紫外线也很强的!要最高级别防晒啊
8这些产品只能用于补涂防晒不是只有乳,霜,涂改液状的,最近很火的喷雾类,棒状类防晒,滚珠类,防晒蜜粉等等也出现在药妆店,网站等等。这类防晒请大声跟我念:他!们!只!适!合!补!涂!
根本原因——难以定量。按照标准用量,面部大约要用0.8-1g左右的防晒。但是,喷雾、棒状、滚珠、防晒蜜粉这些形态各异的防晒,是非常难以衡量使用量的。形式决定命运。
又到了好用品推荐时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大部分适合日常早晚通勤类(路程30分钟-1小时)、不适合外出1小时以上。适合阳光更强烈的时使用的产品,有标注出来。
1碧柔篮管碧柔防晒以防护力度较弱,使用感较好,价格低廉很受预算有限党们的喜爱,不过这款防晒的弊端在于防护力度实在有点弱。碧柔有日本版,建议选购日版的,防护力度略有提升。但是依旧不适合长期外出,建议日常使用搭配硬防晒更靠谱。
2日版妮维雅日版的妮维雅防晒质感做的更水润,不会过于油腻。性价比也十分高。很适合秋冬或者短时间外出使用。
图片来自vanityrex.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ff/1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