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晒钱袋子涂上了防晒霜预算科目很
近日,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开了年预算。据笔者统计,截止到当前为止,39所高校已有33所完成了这项工作,未公布的6所高校全部为非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中4所为工信部所属高校(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1所为中科院所属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为中央军委所属高校(国防科技大学)。
这是继年后,教育部直属高校再次全部公开年度预算。
张端鸿/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
没有预算,就不能开支。如今,高校主动“晒”钱袋子,和去年颁布的《新预算法》密切相关,也是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
《新预算法》对大学的预算和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高校预算改革指明了方向。
但是,我国公办高校预算公开的基础其实并不好。尽管早在年《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就已经明确要求高校要公开预决算。但是,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发布的《-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显示,教育部“工程”中的所大学,没有一所向社会主动公开学校经费来源和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根据笔者的统计,直到年,教育部直属的高校才第一次做到了全部公开年度预算。
我国高校的预算信息公开,属于政府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范畴。尤其是近3年来,从国务院到财政部、教育部,都在发文要求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去年,教育部首次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中明确提出,高校必须在当年公开包含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等10个大类50条具体项目。教育部还将细化研究制订《学校财务公开办法》,进一步提高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程度和水平。
高校“钱袋子”里面到底装了哪些钱?做什么用?
从今年已经公布年度预算的33所高校来看,校均预算强度为49.5亿元,总计为.31亿元,基本呈偏态分布,且两极化程度比较明显。其中,高于亿元的高校为4所,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大,绝大多数高校总预算在25-75亿元,仍有2所高校的年度预算低于25亿元的高校,分别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的财务预算构成,笔者采集了详细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项目数据。(注:由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详细数据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数字人大校务系统”才能查看,因此下文数据分析对象为除中国人大外的3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
3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年度预算收入结构
32所高校预算收入总额为.46亿元,上年度结转总额为.12亿元(中国人大除外),占比20.4%,校均12.2亿元。浙江大学(46.58亿元)、清华大学(35.53亿元)和上海交通大学(31.18亿元)年度结转总额均超过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所高校各自的预算总额。
一般性财政拨款总额为.75亿,占比为31.51%,校均18.4亿。该数据同样呈现正态分布,且两极分化特征明显的状况。据笔者初步了解,师生规模和重点建设投入强度是出现一般财政投入差异的两个关键变量。
事业收入总额为.65亿元占比为35.11%,校均20.68亿元。事业收费主要包括学生学费(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教育培训)和横向科研经费。清华大学(77.02亿)、北京大学(54.9亿)、上海交通大学(52.77亿)、浙江大学(45.90亿)的事业费是教育事业费自主创收能力最强的四所高校。据笔者观察,横向经费规模、各类学生规模(尤其是教育培训学员和成人教育学生规模)是该数据差异的关键变量。此外,32校的其他收入总额为.7亿元,占比12.19%。这部分收入主要包括社会捐赠、校办企业收益和房租收益。
3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年度预算支出结构
3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支出总额为.46亿元,和预算收入持平。结转下一年总额.1亿元,比上一年度结转.12亿元略有减少,占18.19%,校均将有11.13亿元结转到年度。教育支出为.77亿元,占比76.19%,占据了绝对份额,校均达到44.87亿元。
清华大学(.47亿元)、北京大学(.47亿元)、浙江大学(80.91亿元)和上海交通大学(88.53亿元)的教育支出远远超出绝大部分高校。
科学技术支出与就业支出总额42.63亿元,占比2.26%。
住房保障支出34.81亿元,占比1.85%。
预算支出项目中还包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国土海洋气象、农林水支出和资源勘探,均只有个别院校列出,所占比重非常小。
高校晒“钱袋子”涂上了“防晒霜”
近两年,高校财务预算信息公开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在晒“钱袋子”的时候,还是有意无意涂上了“防晒霜”。
首先,高校的预算结构很朦胧。各高校的预算收入包括一般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收费、其他收入和上年结转四项内容。单纯看32所高校当年的一般财政拨款,仅为31.51%。不少人产生一个疑问,财政拨款比例这么低,其他将近70%的经费结构到底如何构成?
数据显示,事业收入(.65亿元)占比达到35.11%,这是指中央财政当年通过部门预算(教育部部门预算)拨付学校的财政资金,并不包含来源于公共财政的科研经费。作为占比最高的事业收入,它已经成为高校的第一财政来源。但是,这些经费当中多少比例仍然来自公共部门,多少比例来自工业、企业界无法区分。其中教育收费总额约为亿,校均8.5亿,但是这8.5亿究竟如何构成,核心层教育和延伸层教育分别占比多少,核心层当中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占比分别是多少,都无从考察。
其他收入当中,各校的社会捐赠、校办企业的提留、分红这些全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zz/1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