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到底适合什么年龄学习
经常听到这样的疑问,我今年已经这个年龄了,学古琴晚吗?或者,我家孩子今年才这个年龄学起来会不会很难?
那到底什么样的年龄学古琴合适呢?
小孩适合学古琴吗?多大年龄学古琴合适?
有人说小孩子不适合学琴,到底什么年龄开始学古琴最好?
古琴弹奏者自古以来年龄跨度就很大,古代幼儿读物《三字经》中就有“蔡文姬,能辨琴”的记载。蔡文姬是汉末著名琴家,其父是大文学家、琴家蔡邕,文姬自幼就能熟练分辨琴音。史书中还记载了汉代张安世五岁能鼓琴,十五岁名满长安城的故事。唐代著名古琴家薛易简九岁学琴,天宝(—)中以琴待诏翰林,后世琴家颇为重视的许多琴学规范,多有借鉴于他的《琴诀》。明末虞山派集大成者徐青山幼年时在家乡从张渭川学琴,所著《溪山琴况》,是据《琴声十六法》进一步分析补充为二十四况,对琴曲演奏的美学理论有系统而详尽的阐述。徐青山并不反对快速的曲目,从而丰富并发展了虞山派的琴风。
不仅古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活跃在琴坛上的老一辈琴家中,也有许多是未成年就开始学琴的,例如:九嶷派代表人物管平湖,从小随父亲管念慈学习绘画、弹琴,丧父后,又广泛求艺,拜杨宗稷等人为师,终成一代宗师:
广陵派代表人物孙绍陶,出生于操缦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十岁即能文能琴。后又师从秦维翰的弟子丁玉田、解石琴,得广陵琴派之真传,琴艺一时称绝。
广陵派代表人物张子谦,幼时私塾老师正是广陵派琴家孙绍陶,受其熏陶,七岁习琴,十余岁已能演奏名曲多首。
川派代表人物顾梅羹,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学习古琴,十二岁弹《醉渔唱晚》,得川派琴家张孔山之真传,并精通诗文书画:
从我们长年的教学经验看,学习古琴的最佳年龄段是十至四十岁之间,四五岁的幼童已可以学琴,但理解能力与手的控制力偏弱,要求家长与老师付出更多努力。年龄过大一般记忆力会减退,手指欠灵活,进展就会慢些。
我年龄大了,不适合学琴吗?
其实很多人觉得自己20几,30几、40几……年龄太大觉得学起来会难,其实不然。年纪稍大可能偏于僵硬,适应性稍慢。但是不论如何,针对每一个人自身而言,抚琴的过程,都会让我们变得比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更加放松。随着学习我们逐渐地调整,关节一点点松软,气脉一点点舒展,让身心逐渐地回到自己最舒适的节律中。因此,这样的过程完全没有对个人肌体训练的强势要求,也没有外在的绝对标准,而只是相对自身而言,一点点放松,然后又继续不断地放松。这就是一条正路,而且它必定会越来越舒展和广阔,每一个过程又始终都是如此圆满。以此为根本,任何一个人,任何年龄段,都可以随时进入,不需要童子功的优势条件,小至五岁的孩童,大至五六十岁的老者,以及所有中间阶段的年龄,都是完全平等、开放地被接纳。而且年龄是一种积累,对曲意的理解会更加深入,有更多感悟更能体会曲子的意境,这反而是一种优势。
孩子和大人学琴的教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对于成人的教学方法与少儿不同,对成人学员应该教会“查字典”——学会规律性演奏方法、提高分析能力,掌握自学方法。教材上有图示标明怎么识谱,在开指曲中注重指法手形、腕子与指关节角度、下指方向的基础训练,并通过理论与生动的举例、示范相结合,教会学员运只用力的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增强成人学员复习、预习的能力。而对于少儿,主要以模仿为主,以“手把手”、多示范为主,这是针对两类不同人群的教学法。
(上海)聚贤山房古琴课程
古琴不仅仅是件乐器,传统方式教学,让您领略真正意义上的古琴文化,林友仁先生传承,非大课速成,小班教学因材施教,固本培元正确的方法让您和古琴相伴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zl/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