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的SPF值和PA值,需要多高
#前文提要:对中医药条例的修改建议(点击阅读:中医药条例征求意见:“任何形式诋毁、污蔑中医药”要追究治安刑事责任)
夏天到了,随着阳光紫外线的增强,防晒成为日常的工作。先说一下,今年我们也没有防晒霜的团购,不过关于防晒的科普话题,还是要照常聊的。比如今天和大家说的话题,防晒霜SPF值和PA值。
在我们日常购买的防晒霜产品中,基本都会标有SPF值:15,20,30还有50的。此外还有一部分产品上面会标记一个PA值,也就是PA后面跟几个加号。那它们代表什么呢?
SPF和PA
SPF的意思是防晒指数“SunProtectionFactor”,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用来标明防晒霜防晒能力的一个指数。它是用来表示防晒霜对于紫外线中UVB的防护能力。
能通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分为UVA和UVB。其中UVB对人体的伤害能力较强,是可能导致皮肤癌的重要“杀手”。隔离或者吸收到达皮肤的UVB,是防晒产品最重要的工作,因此SPF就成为防晒霜的核心指标。
SPF的计算方式是,用机器产生的UVB紫外线照射人体,测量不使用防晒霜,以及使用某种防晒霜之后,人体被晒出红斑的时间分别是多少。然后看看使用防晒霜之后,晒出红斑的时间是不使用的多少倍,SPF就是多少。
比如不用防晒霜的时候,20分钟晒出红斑;使用之后,分钟晒出红斑,那SPF就等于/20,也就是说,这是一个SPF15的防晒霜。
目前全球的防晒霜都使用SPF值作为标准的防晒能力标注。但SPF有一个问题:它是用UVB测试的,不管UVA。
UVB是紫外线中杀伤力较强的部分,防晒霜必须防UVB才有意义。但UVA也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也可能会晒伤皮肤,或者让人变黑。不同防晒霜使用的防晒有效成分不同,有些可以防UVA,有些不可以。因此,如果不想美黑的话,一般除了看SPF值之外,还要选择有“广谱防晒/BroadSpectrum”的防晒霜,保证同时防护UVA和UVB。
一般来说,可以用UVB防护能力高低作为UVA防护能力的参考,所以不单独说明UVA的指数是可以的。尤其是这几十年欧美年轻白人天天惦记着变黑,这个事情更没有太多人在意了。
但另外一个化妆品大国的民众可不这么想,那就是日本。对于日本消费者来说,化妆品刺激不刺激不重要,防晒对抗皮肤癌也不那么刺激购买欲。肤色好看不好看,这个才最重要。因此在日本市场,对UVA的防护能力的看重度,并不低于UVB,这就不是一个“广谱防晒”就能满足的了。
因此日本化妆品行业,推出了PA值的概念。PA值的测量方法和SPF差不多,但是用UVA替代了UVB,测量的不是晒出红斑,而是皮肤变成深色(PersistentPigmentDarkening,PPD)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PA值,或者说日本市场的风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xg/1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