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科普不要再和我说看不懂防晒指数

炎夏已至爱美一生的小伙伴们各种防晒武器是不是都已经配备起来了呢防晒霜、防晒衣、防晒伞、防晒眼镜以及各种实在叫不出名来的防晒神器这下总安全了吧想得美我问你,你的“武器”到底有没有足够的功力抵制“紫外线”呢?或者,你能不能看懂它们的功力指数呢?这都没弄明白,就算你浑身涂满防晒霜,或者从头到脚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也不一定就真的能够躲过无处不在的紫外线呢。先从防晒剂说起首先,你得知道防晒剂“防”的是什么?太阳光中主要有三个组分,按照波长从长到短分别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紫外线虽然只占日光的5%,但其对皮肤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也是我们最主要的“防御”对象。UVA:紫外线的波长里最长的,类似于黑社会里的大BOSS,虽然不显山露水,但阴险毒辣。穿透能力是三种紫外线最强的,可以穿透表皮,深达真皮。是导致晒黑,以及光老化(皮肤松弛、皱纹、老年斑、老年疣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参与光毒性和光过敏这种“恶性事件”。躲在屋里?呵呵,UVA能够轻松穿透玻璃,让你变老;更可怕的是,即便是冬天、阴天、下雨、飘雪,UVA的洪荒之力也不会减弱多少。UVB:粗鲁爆裂的打手—又名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于表皮及真皮浅层,可以直接伤害皮肤细胞里的DNA,引起日晒伤(表现为红斑、水疱、脱屑等),甚至皮肤癌等。幸好,大部分的UVB是可以被玻璃阻挡,如果你躲在室内,基本上是可以躲过UVB的伤害滴。UVC:短波紫外线,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我们皮肤的影响很小,所以暂且放在一边,无需考虑啦。(如果你非要跟我说,这臭氧层的洞不是越来越大吗,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到时候恐怕最需要做的是保命啦??)总之,大家每天涂的防晒剂主要是防紫外线中的UVA和UVB的。防晒剂最常见的功力指数——SPF和PA这是我们在防晒剂的包装上最常看见的两个防晒指数了,分别表明该防嗮剂对紫外线中的UVB和UVA的抵抗功力。SPF:反映防晒剂对中波紫外线(UVB)的防护能力,是涂抹与未涂抹防晒剂情况下皮肤出现最小红斑量(MED)所需要的时间比值。测定时,要求被检测皮肤表面涂抹2mg/cm2的剂量的防晒剂。SPF值越高,抵抗UVB的能力也就越强。打个比方,如果你在某种强度的紫外线照射下,20分钟,皮肤出现晒红现象,那么如果你擦了SPF15的防晒剂,理论上,这款防晒霜应该可以保证你在分钟内不被晒红。就知道一讲到这,你鄙夷的小眼神就会飞过来“分钟?5小时?不是说防晒霜2小时左右就得补涂吗?这一个小小的SPF15的防晒霜,能防这么长时间?”首先,如果在夏日的大太阳下,你在什么防晒措施都不用的情况下,被晒成猪头的时间根本不需要20分钟这么长好吗。再者,看看实验室里涂抹的防晒剂量是多少-2mg/cm2,再想想你自己平时涂多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就不错啦,就这你还吵吵防晒霜太厚重,皮肤喘不过气来呢。还有,妹妹你脸上不出汗吗?大夏天的,你的彩妆都那么容易花,防晒霜就不会掉吗?当然,如果你涂的防晒霜带有化学防晒成分,那就不用等它掉了,2-3个小时,它们自己也就在忙碌化学反应中失效了。所以,不要迷信公式啦,再高的防晒指数,2-3个小时左右也必须补涂...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今年6月1日发布关于发布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标识管理要求的公告,SPF的标识应当以产品实际测定的SPF值为依据。当产品的实测SPF值小于2时,不得标识防晒效果;当产品的实测SPF值在2~50(包括2和50,下同)时,应当标识该实测SPF值;当产品的实测SPF值大于50时,应当标识为SPF50+。PA:反映的是防晒剂对于长波紫外线-UVA的防护能力。现在普遍采用的测量标准是依据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所公布的《UVA防护效果测定标准》,将产品防御效果分成三级:PA+,PA++,PA+++,又加入PA++++。总之,“+”号越多,对UVA的防护能力越强。PA是由PFA数值转化的强度系数。而PFA是涂抹与未涂抹防晒剂情况下皮肤产生持久性晒黑反应的最小UVA剂量的比值。该测定也要求被检测皮肤表面涂抹2mg/cm2的剂量防晒剂。这个眼神又出现了又有妹子要蹦出来啦:有的防晒剂上找不到这个PA值,是不是就不防UVA了呢?不见得哦。刚不是说了吗,这个PA值,源于日本,有些范系的防晒产品没屌,但不说明人家就不防UVA。遇到这种情况,找找是否有“broadspectrum”的字样,或者有UVAprotect的说明,也或者直接在产品成分里标明了防UVA的成分。实在看不懂,那就别太执着了,选择有PA标记的吧。哦,对了,物理防晒剂都是既防UVA也防UVB的,这个答案亲满意不?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今年6月1日发布关于发布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标识管理要求的公告,长波紫外线(UVA)防护效果的标识应当以PFA值的实际测定结果为依据,在产品标签上标识UVA防护等级PA。当PFA值小于2时,不得标识UVA防护效果;当PFA值为2~3时,标识为PA+;当PFA值为4~7时,标识为PA++;当PFA值为8~15时,标识为PA+++;当PFA值大于等于16时,标识为PA++++。“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如何选择你防晒指数?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肤质选择的防晒剂指数都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选择和调整。想一支防晒走遍天下,绝不明智。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尽量选择既防UVA又防UVB的广谱防晒剂。室内工作的健康人群,春夏季时,选用SPF25,PA++的防晒产品;秋冬季选用SPF20,PA+的。室外工作的健康人群,春夏季时,选用SPF30,PA++的防晒产品;秋冬季选用SPF20,PA+的。野外游玩,海边游泳时,选择选用SPF30,PA+++以上防晒产品,且游泳最好选择防水的防晒产品。有光线性皮肤病的患者,一年四季都应选用SPF30,PA+++的防晒产品。(都说过啦,地域、环境不同,个人肤质不同等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防晒指数的选择,所以以上也是仅供参考哦)那么,问题又来了防晒指数能用加法计算吗?别笑,真的会有妹子问出这样的问题:我的日霜有SPF15的防晒系数,是不是再擦个SPF18的防晒霜,就能当SPF33的防晒用了呢?(SPF:15+18=33)。嗯,数学的确不是体育老师教的,可惜,用在这里还真不合适。防晒霜的防晒指数是不能叠加的,而是以最高倍数为准。所以,你这样涂抹化妆品,相当于只用了SPF18倍的防晒产品。防晒指数越高对皮肤越好吗?防晒指数不够,自然是起不到应用的防晒效果,但是,这绝不意味越高的防晒指数就越好。SPF值越大,防晒霜的质地就越容易油腻、厚重,通透性越差,自然也就更容易阻塞毛孔,从而滋生暗疮和粉刺。此外,也更容易对皮肤产生刺激,甚至引起皮疹。其实,SPF15的产品就能够阻挡93.3%的UVB,而SPF30的防晒系数则可以抵挡96.6%的UVB了。所以,劝君不要一味执着于高倍防晒指数,却损害了皮肤的舒适度,够用即好,涂够量,即时补涂才是关键。指数越大,持续防晒的时间就越长吗?防晒霜的防晒倍数代表着防晒霜的防晒能力高低,与防晒霜的持续时间无关。由于汗液的稀释,尤其对于含有化学防晒成分的防晒剂来说,在持续地与紫外线发生化学反应后的2-3小时,它们会失去有效的防护作用。所以,一般来说,防晒剂无论防晒指数高低,都需要每隔2-3个小时补充一遍。再聊聊-防晒织物-同样不容忽视的防晒用品我都涂了防晒霜了,难道还需要用别的防晒方法吗?答案是肯定滴。当我们涂抹防晒剂时,往往是达不到全身曝光部位的无死角涂抹的;而且防晒剂的防晒时间有限,有时候的确无法进行及时补擦。这个时候,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遮阳伞、防晒衣(包括防晒袖套、脸基尼)就很必要了。你先别急着告诉我:有啊有啊,我有好多漂亮的遮阳伞呢,防晒衣我也有啊,看我“淘”来的“皮肤衣”,又轻薄,又便宜呢。当然,在防紫外线方面,穿了一件外衣就比不穿要好,打把伞就比不打要强,的确也是这样。但要想真滴达到“你所期望”的防晒效果,在选择遮阳伞或是防晒衣的时候,还真要注意下面这个指数了:UPF:是纺织品紫外线防护系数的简称,按照国家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只有当样品的UPF大于40,且T(UVA)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现在知道了吧,不是每一把“遮阳伞”和每一件“防晒衣”都有足够的防“紫外线”功力滴,赶快去检查一下你的防晒装备吧......就先到这里吧,本小编也实在是被自己的啰嗦打败了。只希望读完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下次选择防晒产品时,终于可以根据上面的指数了解它们的防晒功力,也知道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指数的防晒产品了。最后祝每位宝宝都能够“白白滴”度过这个夏天(这真的是祝福呦)作者简介于爱娇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李远宏教授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侵权请及时与小编联系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里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pp/74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