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误区丨防晒霜如何选用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皮肤都会出现色斑、皱纹、皮肤松弛、肤色不匀等问题,特别是在面部、脖子、手和前臂这些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这些皮肤衰老问题主要是由皮肤光损伤引起,所以防晒在预防皮肤光损伤、减缓衰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保湿,作为护肤中性价比最高的两个办法,和每天刷牙一样重要。本文后半部分为防晒霜原理及美白霜选择,爱智求真的亲们可以细细阅读。
为什么要防护紫外线?
紫外线几乎可以损伤细胞的所有部分,特别是DNA,可以造成皮肤光损伤,引起各种衰老症状,包括:色斑(雀斑、晒斑、黄褐斑等)、皱纹、皮肤松弛、肤色不均等问题。良好的防晒保护可以减缓这些症状的发生时间和加重速度。紫外线包括UVA、UVB和UVC三种,具体的区别可以看下图。
各种防晒方式有效性
对于防晒首先是避,尽可能避开中午出门,特别是上午10点—下午2点;其次是遮挡,通过戴帽子、穿长袖衣服、裤子的方式增强防晒能力,这点我国女性做的很好;第三是涂抹防晒霜。
防晒霜:应该选择哪种防晒指数?
根据美国皮肤病学会(AmricanAcadamyofDrmatology;AAD)的建议,使用SPF30和BroadSpcturm标志的防晒霜就可以满足日常防摔需求。对于亚洲的护肤品品牌,PA++就有足够的防护UVA能力。首先,指数过高,会造成人为减少重复涂抹的次数,反而影响防晒效果;其次,指数高的产品一般复合了不同的防晒剂成分,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的概率相对高。
选择哪种成分的防晒霜?
物理防晒霜对紫外线的广谱(UVA、UVB、可见光,有机防晒霜对可见光无效)防护能力更强,且相对更安全,推荐大家用无机(纯物理)防晒或者混合型防晒霜。对于儿童(小于6个月的避免使用),建议使用常规颗粒的物理防晒霜,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潜在的毒性。详见文后
如何正确使用防晒霜?
涂抹的厚一点
你是否只挤了一点点?按照防晒剂人体试验国际标准,其使用量应达到2mg/cm2,这个厚度和1~2张A4纸厚度差不多;调查表明,大部分人的习惯使用剂量仅约0.79mg/cm2,不到标准剂量的一半,这个量是无法达到产品所承诺的防护效果的,为了达到效果,一定涂得厚一点。眼周和唇部不要涂防晒霜,可以使用带防晒值的眼霜、唇膏。
涂抹次数多点
由于汗液稀释、防晒剂自身降解及相关成分不断与紫外线反应等各种原因,一般防晒霜在2小时左右就会失效,所以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需要每隔2小时就涂抹一次。游泳、出汗后,都需要重新在涂抹。怕记不住,就多涂几次。
涂抹早一点
化学防晒剂是防晒霜的主力军,它们需要提前与皮肤产生化学反应,才能发挥功效。所以一般推荐出门前15分钟就涂好。
清洗无需卸妆油
物理防晒剂颗粒相对较大,需要仔细清洁,但现在颗粒越来越细,因此使用一般洗面奶即可清洁干净,无需专门卸妆。
有机、无机防晒霜防晒的原理?
紫外线辐射可以通过吸收或者反射/散射的方法进行阻隔。基于防护的原理,防晒霜可以分为两大类:无机防晒和有机防晒。可以简单理解为:有机是含碳的化合物;无机就是不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防晒其实是用化学成分来防晒的,也就是利用吸收的原理来防晒,可以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者分子振动能释放出去,从而达到防晒的效果。
无机防晒则利用物理学原理,防晒霜里面的原子微粒一般是片状的,涂在皮肤上的时候,就像镜子一样可以反射阳光,达到防晒的目的。
有机、无机防晒霜防晒的优缺点?
有机:防晒霜中的化学物质首先需要和皮肤中的细胞结合,先将紫外线中可能对肌肤产生伤害的部分吸收掉,才能达到目的,因而皮肤会有一定程度的吸收,肌肤敏感人容易引起过敏。通过化学结合,并且可溶于水和油,有机防晒霜的使用感会更好一些。
无机:无机防晒霜的粒子只是停留在皮肤的表面,不会被肌肤吸收,所以造成的负担会比较小,不容易引起皮肤敏感。物理阻隔剂通常是不可溶的,并且不易被皮肤吸收。所以,它们很容易被擦掉,需要经常重新涂抹。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会在皮肤上产生泛白的效果,一些厂商使用了更小的颗粒,一则减少了泛白,二则更小的颗粒也增加了皮肤吸收的概率。
总体来说,物理防晒霜对紫外线的广谱防护能力更强,并且相对更安全;对于儿童,建议使用常规颗粒的物理防晒霜,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潜在的毒性。
防晒霜的防晒指数是不是越高越好?
SPF是英语SunProtctionFactor的缩写,太阳保护指数,指对UVB的防护能力。具体意思是:如果你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通常需要10分钟就会造成晒伤的话,SPF后面的的这个数字就是涂抹防晒霜后阳光造成同样伤害的时间的倍数。例:SPF15,10分钟后身体裸露部分晒伤,那么涂抹该防晒霜后造成同样晒伤的时间需要10*15=分钟。当然这是基于理论,不同时间阳光强度亦不同,且涂抹需要达到一定厚度及均匀度,防晒霜在皮肤表面维持多久、是否防水等。所以不要以为涂了防晒霜就可以大摇大摆在阳光下呆上几个小时。
其次,防晒霜阻挡UVB的能力跟SPF数字不是成正相关的。也就是说,不是说SPF30的就是比SPF15的保护能力强一倍。SPF15的防晒霜阻隔93%的UVB,而SPF30的防晒霜能阻隔97%的UVB,SPF50的阻隔98%。
PA或PPD:与UVB防护标准相比,国际上并没有广泛建立的成熟的UVA防护标准。通常在亚洲使用PA+、PA++和PA+++来标识,PA+++有最强的UVA防护能力,但通常PA++可以满足UVA的防护需求;在北美和欧洲,使用PPD(PrsistntPigmntDarkning)来标识,一般PPD10既可以满足UVA的防护需求。由于很多厂商并没有在包装上给出PPD的数值,在选择美国或欧洲防晒霜品牌时,如果有BroadSpctrum的标志,也表示该防晒霜能有效防护UVA。
美白霜也简单介绍下
一般市面有售,含有曲酸、乙醇酸、果酸或熊果苷成分的乳膏都可以用作个人美白。如果想使用更强的美白成分,如氢醌和维A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所有美白成分的原理都是减少黑色素,但是这也使皮肤对紫外线更加敏感,同时长期使用也有潜在的危险,比如皮肤老化。不建议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使用。
由于品牌很多,价格差异也较大。所以在购买时,根据心理价位和地区品牌,选择正确的含量即可,氢醌含量在2%-4%之间;维A酸含量0.02%-0.05%之间。
参考资料
1、AADandAADASunscrnFrquntlyAskdQustions(FAQs)
2、Nal,R,Williams,G,Grn,A.Applicationpattrnsamongparticipantsrandomizdtodailysunscrnusinaskincancrprvntiontrial.ArchDrmatol.Oct;,-.
3、微博:
皮肤科野田真史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jg/1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