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这样涂防晒霜你可能白涂了
四月,伴随春暖花开的还有艳阳高照,妹纸们脑仁疼的晒黑问题又来啦~
已晒黑的、觉得自己怎么都晒不黑的,请看??图,在你肉眼不可及的皮肤表层之下,成群结队的黑色素正在恣意张牙舞爪,你离“满脸斑点”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晒黑,紫外线还会引起粗糙暗淡、皱纹、敏感等一系列皮肤问题。虽然防晒很重要,但小智发现,大家对防晒有很多误解,今天就来聊一聊。
防晒霜一定要天天涂吗?
不是的。
防晒每天都要做,但不一定天天得涂防晒霜。紫外线是皮肤衰老、黑色素生成的罪魁祸首,减少紫外线的伤害非常有必要,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阻隔所有的紫外线,只有紫外线达到一定强度时才需要来阻挡,而且阻挡方式并不局限于防晒霜,还有遮阳伞、防晒服、遮阳帽等等~
以我们公司小A为例,工位距离窗户6米,下班后基本见不到阳光了,紫外线强度带来的损伤可以忽略,只有早上30分钟的上班路程需要防晒,使用遮阳伞、带个帽子足已,完全没必要涂防晒霜的。
周末宅家里也是没必要涂的。
另外补充一个知识点:适当的紫外线照射,还有助于VD的形成,能促进钙的吸收呢。
最安全有效的防晒方式是什么?
防晒的方式主要有硬防晒和软防晒。
硬防晒即物理阻挡,采用遮阳伞、防晒服、防晒帽等来减少紫外线到皮肤的照射;软防晒是指防晒霜、防晒喷雾、防晒棒等,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根据不同的条件和场景,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安全有效的。如果两条件都具备,那就优先硬防晒吧,能给皮肤减减负,也能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微薄之力。
买防晒霜应该看SPF还是PA?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次去海边玩,我特意买了SPF50+的防晒霜,结果还是晒黑了!以后不买了,不管用!”
防晒霜有两个重要数值,一个是SPF,一个是PA。SPF表示的是对UVB的防护效果,防止皮肤被晒红晒伤;PA是对UVA的防护,防止皮肤被晒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皮肤有没有晒黑,看SPF是没有用的,需要看PA,常见的PA的标识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购买防晒时,两个数值都要看,日常通勤SPF15-30,PA+、++就可以了,日晒严重或者海边时选择SPF30-50,PA+++。
防晒霜是倍数越高越好吗?
倍数越高确实防晒力越高,但你并不需要。
以SPF为例,SPF=最小红斑量(使用防晒化妆品防护皮肤)/最小红斑量(未防护皮肤)
如果在一定强度的阳光下暴露30分钟会引起皮肤晒伤,那么正确足量涂抹SPF15的防晒霜时,可将晒伤时间延长至15×30分钟=分钟。
上面我提到的同事小A,每天都涂抹SPF50+的防晒,还为自己没做好补涂而懊悔。
但实际上,假如她在阳光下暴露10分钟会引起皮肤晒伤,用SPF50的防晒霜则需要分钟(8个多小时)才能晒伤,显然她并不需要。
有一种防晒叫“你自己觉得没涂够”!
高倍数防晒力的形成依靠多种类多剂量防晒剂来实现的,而不管物理防晒剂还是化学防晒剂都不完美。
物理防晒剂易假白、肤感差、需要好好清洁以避免滋生黑头;化学防晒剂则都有一定的刺激性如胡莫柳酯和4-MBC,而且有些对环境并不友好,如二苯酮-3。
因此,并不是防晒倍数越高越好,选择合适自己的即可,一味追求高倍数,皮肤负荷过重,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
具有防晒值的隔离霜可以替代防晒霜吗?
理论上可以,但你可能会抓狂。
如果标注的SPF和PA值属实,在用量和方法正确的前提下,是可以替代日常通勤防晒需求的。
但我们都知道防晒霜的使用量非常大,2mg/cm2(每次涂抹一枚1圆硬币那么多),防晒霜因为功效单一,所以肤感的不适也比较单一,但隔离霜要兼顾提亮、保湿等功效,在成分的设计上会比较滋润或者色素等添加比较多,这么大剂量涂抹脸上,肤感的不适和对皮肤的负担会n倍加乘。
所以小智不太建议隔离霜代替防晒霜。
小结
防晒很有必要,但不是非要天天涂防晒霜
最安全有效的防晒方式是硬防晒
买防晒霜,既要看SPF,也要看PA
防晒倍数不是越高越好,不仅不需要还可能给皮肤和环境带来损伤
不建议用有防晒值的隔离霜代替防晒霜
今天就聊到这里,还有其他的防晒疑问,留言给小智,下期我们继续聊~
在看点的好
防晒没烦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ff/1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