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超级细菌大战告诉我们洗手很重要隔离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本期歌單

AxelleRed—ResterFemme

PatrickBruel—Est-ceQueTuDanserasAvecMoi

KerenAnn—MesPasDansLaNeige

文字:何曼庄

编辑:邓蔓

在防疫期间,书展确定取消,文化部艺文界纾困振兴补助出炉的此刻,没有什么比读一本主旨为「人类?细菌?病毒,一段爱与勇气的故事」的书籍更应景了。

《强菌天敌:一个打败致命超级细菌的真实故事》主要作者为史达夫妮?斯特拉次迪(下称史黛芙),她是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家。人类要对抗传染病,她个人的解释为:「研究整体局势,像是疾病趋势、传染的模式,看是要用生物医学的方式,或是改变风险行为的模式来阻止疾病蔓延。」唔,有些生硬对吧,让我赶紧借用史达夫妮母亲的智慧:「有时候你会听说某种疾病正在蔓延,或者某种疾病正在爆发,我女儿就是说这种话的人。」

强菌天敌:一个打败致命超级细菌的真实故事〔回忆录〕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史黛芙形容流行病学者更喜欢凝视「人与人的关系」,我认为她与艾滋病交手的经验传神地交代了这点。史黛芙读硕士时,曾兼差访谈那些注射毒品与性工作的「高风险族群」,她发现到这些人经常透露「小时候曾经遭受性虐待」,当时受限于问卷设计,史黛芙无法再深入,几年后,她在自己主导的艾滋病访谈里加入「童年遭受性虐待」此一项目,得到一个结论:「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因素,可以解释这些人为何边缘化并以自己为耻,进而增加他们感染艾滋病毒的机率。」初试啼声,就让史黛芙得到瞩目,而在多年的研究工作,史黛芙终于得把她的专业与所学运用在一场巨大的危机──她的丈夫汤姆.帕特森(下称汤姆)在埃及旅行途中胰脏炎发作,经过辗转的移动与检验,史黛芙得知,汤姆腹部的囊肿受到「鲍氏不动杆菌」的严重感染,这种细菌还有什么特征呢?它是致死率极高的超级细菌,以逃脱抗生素著称,来自埃及的菌株又特别顽强。

电子显微镜下的鲍氏不动杆菌。它通常会引起菌血症,肺炎,脑膜炎,腹膜炎,心内膜炎,以及泌尿道和皮肤感染。(图片来源/wiki)

以汤姆体内的鲍氏不动杆菌为引,史黛芙切入本书第一个重点:超级细菌的威胁正在崛起。她引用弗莱明的警告,提醒众人我们是如何亲手打造了这位强敌。弗莱明这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他的智慧结晶你应该听过,「盘尼西林」,弗莱明早在年即发现青霉菌可抑制许多致命级细菌的生长,但青霉素的价值直到二次大战才被看见,剑桥科学家弗洛里、希特利一边躲避纳粹轰炸,一边克难地使用浴盆、便盆来培养青霉菌,最终潜逃到美国,并治愈了第一个病人安.米勒,展开抗生素疗法的纪元。年,佛莱明与两位科学家获颁诺贝尔奖时,提到「如果盘尼西林的剂量不对,细菌可能产生抗药性」、「那些滥用盘尼西林的人,必须为感染盘尼西林抗药性细菌死去的人负起道德上的责任」。然而,他的警告未受到注目,人类大量施用抗生素来避免手术过程中的感染,以及减少牲畜损失,一些常见的温和细菌为了因应抗生素的大举入侵,转变为抗药性强的超级细菌。

初始,人类不以为意,以为自己能一再地找出新的抗生素,不过(以下,请搭配《恐怖家庭医学》的配乐),年起,人类再未发现新的抗生素,超级细菌的发展却未曾停歇,它难缠,致死率极高,短时间内就能四处扩散,且难以根除,医院,只能关闭并且拆掉天花板与地板以摆脱附着的超级细菌。有论者认为,再过30年,死于超级细菌的人数将高于癌症。

再回到汤姆体内的鲍氏不动杆菌,史黛芙形容,「这个有窃盗癖的细菌,会像我儿子收集宝可梦游戏卡一样,去收集其他细菌的抗药性基因,然后将这一段段的DNA进行交换、删减、重组等编辑后,它便可以狡猾的躲过宿主的免疫系统。」医疗团队好不容易找着了三种有反应的抗生素,但很快地,汤姆体内的细菌也产生了抗药性。史黛芙问她反复请益的医生好友奇普(不意外地,也是一位国际级的传染病专家),为什么还要继续施打抗生素?奇普的答案理智又残忍:「为了让医生觉得好过些。」一群顶尖人才聚在一起,面对荷枪实弹的超级细菌,竟呈现手无寸铁的颓势。汤姆身上的器官接连衰竭,而他意识不清的时间也愈来愈长。

长期被西方医学忽略的「噬菌体疗法」

这时,史黛芙意外地得知了被西方医学尘封已久的「噬菌体疗法」(本书后半段简直像是此疗法的业配文),噬菌体,病毒的一种,高中生物课多半介绍过这家伙,它很专情,只挑有兴趣的细菌下手,故有研究员称其为「忍者」。目标消灭以后,随即被人类免疫系统吞噬、消化,功成身退,没有抗药性的问题,也没有抗生素好菌坏菌通杀、最后导致病患体内微生物失衡的后遗症。以现今阶段,很适合「有钱有人脉又被超级细菌感染走到穷途末路的人」(大误)

中科博馆「生命科学厅」噬菌体模型,放大万倍。(图片来源/)台中科博馆「生命科学厅」有一只放大万倍的噬菌体模型。(图片来源/台中科博馆)

然而,噬菌体却很少在医疗观点上被提及,为什么?在此,史黛芙再次发挥了她文字的魅力,她擅长将艰涩或复杂的概念做出轻盈但不失本意的简化,尤其懂得以一个个故事,说服读者深入议题核心。

许多重要的噬菌体疗法中心,如今都座落于东欧国家。

西方研究噬菌体的焦点在于基因编辑的应用,史黛芙好不容易找到的生物学家卡尔.梅里尔,是欧美少数认为噬菌体疗法可以拯救生命的研究人员,年近80岁(不正经地闪过《天外奇迹》卡尔爷爷的画面)。先知总是孤独,但这位未免孤独太久!收集到一堆噬菌体专家的名单以后,史黛芙面临到跟鲍氏不动杆菌一样棘手的问题:要怎么说服所有亲属跟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她打算把一大堆病毒注射进去垂死的丈夫的体内,好消灭那些超级细菌?

这时,汤姆发挥了作用,是的,他在书中一直呈现与死神拔河的状态,但,也是这状态让僵局出现生机。正因汤姆「无可救药」,包括医生团队,也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他们未曾思考过的疗法。汤姆成了北美第一个接受噬菌体静脉注射,治疗超级细菌感染的人。

左:正接受噬菌体疗法的汤姆。右:本书作者史达夫妮与她的先生汤姆。(图片来源/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ikanggroup.com/fssff/15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